卡塔尔多哈的爆炸声,成了敲醒中东王爷们的“警钟”。以前这些手握石油财富的中东君主,总觉得“钱能通神”。只要给美国交够“保护费”,跟华盛顿绑成“利益共同体”,自己的安全就有了靠山。哪怕过去几次中东战争打得热闹,他们也没动摇过这个念头:美国是“大哥”,跟着大哥走,准没错。 可当袭击真落到自己头上,王爷们才猛然看清现实:安全这东西,根本买不来。朱拉尼之流的势力靠不住,花再多钱重建被炸的设施,也挡不住下一次威胁。更让他们心寒的是,美国的“保护”从来都有偏向,以色列才是华盛顿真正的“自己人”,至于中东王爷?不过是美国和以色列“打劫”的“地主老财”罢了。 这时候王爷们才开始琢磨:谁能真正给中东撑住安全底线?美国不行。它没有规则,眼里只有以色列的利益,中东王爷的安危,不过是可牺牲的筹码。俄罗斯也不行。经济体量撑不起大规模外援,军事发展陷在战争泥潭里停滞,自己都顾不过来,哪有精力管中东?
一圈看下来,能靠得住的,只剩中国。但中国有自己的考量:直接出兵介入中东,不仅会刺激美国直接动手,咱们在周边还要直面美军压力,显然不现实。于是,一套务实的安全模式,慢慢浮出水面,王爷出钱,巴铁出人,中国出武器。三个环节环环相扣,少一个都玩不转。 巴铁为啥能当这个“中间人”?看看印巴战争里的表现就知道,它打出了“统战价值”:不像王爷们顾虑重重,巴铁有的是不怕死的兵源,敢打、不怕输,没那么多政治影响的包袱。更关键的是,巴铁背后有中国的装备支撑,只要有先进武器源源不断送来,它就能在中东安全里当打手,甚至还能拿出核保护能力,让以色列的核威慑“失效”。 有人说“这事儿跟中国没关系”?看看巴铁总统最近的访华行程就懂了:首站直奔成飞,连J-20的生产线都开放参观。要知道,普京都没见过这条生产线,金正恩也没见过。这种“特殊待遇”,与其说是“参观”,不如说是给巴铁、给中东王爷们吃的“定心丸”,装备供应的底线,中国兜住了。
当然,王爷们也不是没犯过“糊涂”。以前跟着西方一起打压“什叶派之弧”,总觉得伊朗是威胁,却没看清一个真相:伊朗才是中东的“挡箭牌”。正是伊朗扛着西方和以色列的火力,王爷们才能安安稳稳靠石油赚钱。如今什叶派势力弱了,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直接压到自己头上,这才懂“唇亡齿寒”四个字有多沉。 土耳其的处境更有意思。总想在中东抢地盘、扩影响力,却忘了自己是北约“圈内人”。军事、经济、金融全绑在英法德的体系里,想超越这些国家?难!抢来的地盘不是“财富”,反而成了“包袱”:当初费尽心机控住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,结果“特朗普走廊”一来,前期投入全打了水漂,最后还得直面以色列的步步紧逼。
现在再看,沙特和巴基斯坦的这份协议,更像中东格局的转折点:内塔尼亚胡为了个人私利,把以色列拖进战略被动,美国守中东的成本越来越高。而沙特这一步“弃美保安全”,拉上巴铁、搭着中国,不仅给自己找了安全底线,更把中东这盘快“下死”的棋又盘活了。 至于西方说“中国借战争试验武器”?随他们说去。以前说中国武器没有实战检验,现在说“倾销”,反正怎么都有话说,与其纠结舆论,不如把安全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。毕竟对中东王爷们来说,经历过卡塔尔遇袭的恐惧,他们比谁都清楚:靠别人不如靠自己,找对“伙伴”才是真的安全。
珺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